市场动态周刊第202009期
① 英飞拓疫情防疫系统及产品获奖
近日,深圳市人工智能战疫研讨会暨科技成果展如期线上开展。英飞拓ai体温预警系统荣获“疫情防控信息化案例优秀奖”。
同时,英飞拓体温筛查仪被评为“2020众志成城 创新抗疫创新产品奖”。
具体信息科扫码(下图二维码)了解获奖产品详细介绍。
②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概念范围并将出台指导意见
在国家发改委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回答外媒关于新基建具体范畴的话题时称,关于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国家发改委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系统梳理国内外发展现状,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③ 广东省地方标准《互联网+视频门禁建设技术规范》发布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20第1号(总第 204 号))批准发布12项地方标准。其中,由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提出并委托我会牵头制订的广东省地方标准《互联网 视频门禁建设技术规范》db44/t2230-2020予以发布,并于2020年7月22日开始实施。
④ 江苏发布智能交通建设实施方案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苏省智能交通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通过“跨界融合、共建共享、综合应用”,加快交通运输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以智慧赋能交通,全面支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交通强省建设。
到2022年,江苏建成一批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试点示范工程并加快推广;完成南京、苏州等一批智慧公交试点,全面实现5g在南京禄口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的覆盖与应用;深化大数据在路网拥堵预警调度、超限超载治理、危险货物监管等方面综合分析应用,行业治理效能显著改善;建成推广常州天宁区、苏州高铁新城基于v2x(车到一切)的车路协同应用,智能交通产业初具规模,互联互通、健康有序的交通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到2025年,实现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各领域深度融合,智慧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化、立体化运营管理,客货运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围绕自动驾驶发展和智能终端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产业。
⑤ 江西印发三年行动计划,培育5g、vr、人工智能等产业
日前,江西省印发了《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计划提到在vr、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网络数据安全的细分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⑥ 河北出台2020年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4月印发了《河北省2020年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体系,全省县城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筑工地达到“六个百分之百”和“两 个全覆盖”。
⑦ 浙江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超级交通工程”
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宣布浙江将着眼打造一批能够在全国领先、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专门谋划了“十大千亿”和“百大百亿”等重大工程。“十大千亿”工程全部都是“超级交通工程”。“百大百亿”工程则包括103个项目,总投资约2.4万亿元,涵盖公路、铁路、轨道、水运、枢纽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⑧ 河北80%山场林区实现视频实时监控
来自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消息显示,为确保森林草原火灾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建设覆盖全省的视频监控网络,共建设安装5009个视频监控探头,可对全省山场80%林区进行实时监控,重点防火区域覆盖率达85%以上。
⑨ 哈尔滨地铁人脸识别项目落地 正研究戴口罩刷脸过闸
来自哈尔滨地铁集团的消息显示,哈尔滨地铁人脸识别项目已在哈尔滨东站、博物馆站、医大二院站、新疆大街站、哈尔滨西站共5座车站正式投用。目前,正在进行地铁全线网改造,并研究推进实现戴口罩人脸识别过闸乘车。
预计5月下旬,哈尔滨地铁集团可以完成全线网27座车站的前端设备改造和后台机房的建设工作,实现“脸进脸出、脸码混用(脸进码出,码进脸出)”的无接触方式过闸乘车;6月初即可对乘客全面开放,届时乘客可直接在手机移动端注册并开通人脸采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