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周刊第201934期
① 教育部科技司:校园推广人脸识别应谨慎,将限制和管理
针对ai进校园,生物识别技术在校园逐步开始应用的现象,9月5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希望学校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都要非常谨慎,能不采集就不采,能少采集就少采集”。与此同时,教育部等八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特别提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技术本身作为一种赋能工具,并没有对错,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应用的场景和目的。ai进校园、进课堂的初衷一是提升校园安全维护,二是辅助教学管理,更多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学的本质还在于师生之间的人文互动,因材施教,过度的技术介入或将打破这种互动的平衡。
② 广东省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智慧灯杆标准”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标准《智慧灯杆技术规范》(下称《规范》),这也是全国首份针对智慧灯杆的省级标准。该标准对智慧灯杆系统设计、施工、检测与验收、运行和维护等作出规定。《规范》将在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已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公开。
③ 北京多区域已因地制宜试点推行多功能智能灯杆
据悉,近日,北京多区域已因地制宜试点推行多功能智能灯杆,“多杆合一”改造的内容,主要是对西区现有的路灯、违章抓拍、治安探头、街道监控、道路名牌及5g共6个专业的单一杆体进行杆体合并。记者了解到,首先需要将路灯杆的杆壁加厚,从过去的3毫米厚度,增加至最多可达10厘米的厚度。灯杆加固后,内部设置不同的管道,强电、弱电、通信信号等在灯杆中都要置于不同的管道中。每一盏路灯都将化身“智能路灯”,可以远程控制、单灯控制。
④ 广州地铁可刷脸过闸 实现安检和支付一次性完成
全球首座ai智慧车站广州地铁21号线天河智慧城示范站近日正式落成,据介绍,智慧车站作为广州智慧地铁的示范站,是一个具有未来感的ai智慧车站。推行智慧地铁示范站标志着新时代广州地铁建设的起航,将为中国地铁智慧站点建设提供样本,并且未来将会在广州147个站点推行建设。 智慧地铁示范车站在广州地铁三号线、apm线广州塔站和二十一号线天河智慧城站正式上线。在这两个站,乘客可以通过刷脸过闸设备实现无感通行。乘客只需要在广州地铁乘车码小程序或广州地铁app上实名注册个人信息,并绑定金沙贵宾厅的支付方式即可在apm线广州塔站的刷脸过闸设备实现无感通行。地铁工作人员表示,未来人脸识别的时间将会控制在300毫秒之内,有效缩短乘客进站时间,提高乘客体验感。
⑤ 湖北校车装智能监控系统,防止幼儿被遗忘校车内
最近几年,类似于幼儿因为被遗忘在高温校车内而不幸身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湖北崇阳近200辆安装新科技系统的校车被分发至各个学校,校车安装了北斗动态监控系统和红外探测系统;如果学生被遗忘在车上,系统会拍照上传至监控平台并报警,崇阳县校车运营步入“智慧监管”时代。
⑥ 深圳欲2020年实现5g网络全覆盖
近日,深圳市举行了5g建设动员大会在深圳市5g建设动员大会上,深圳市定下了明确的5g建设目标:2019年底争取实现重点区域5g全覆盖,2020年实现全市5g全覆盖和独立组网。
⑦ 浙江省首个5g智慧安防小区建成
9月6日,浙江滨瓯景园5g智慧安防小区开始试点运行,这也意味着浙江省首个5g智慧安防小区落地建成。 目前滨瓯景园小区从保安亭到楼道,层层门禁系统严守入口“5g ar”警务眼镜把关。在社区出入口处设立人脸抓拍机,以规范登记进出人员人脸信息,实时对比核验确保安全;同时在车辆出入口,管控通行车辆的进出,记录过车信息。所有进出受控区域的人、车,均需经过认证后方可通行。“不仅在保安亭入口设门禁,在楼道单元门口也采用人脸识别门禁子系统,通过刷脸、刷卡方式才能开门,保障居民的安全。
⑧ 2018全球楼宇自动化系统市场达350亿美元
据future market insight的最新市场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楼宇自动化系统市场在2018年增长了7%(2017年市场总值330亿元),达到约350亿美元,未来五年内的复合增长率将达8%。全球前五大楼宇自动化企业(施耐德、abb、西门子、江森自控、霍尼韦尔)占据全球市场将近40%的份额。 报告指出,2019楼宇自动化系统商业采用率同比增长约8%,占该年总收入的64%。其中办公室、学校、医院等应用场景将是需求度最高的领域,分析师表示,无障碍操作是推动商业空间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因素。 从2018年全球市场来看,欧洲市场占32%,北美占30%,这些区域仍然是楼宇自动化最大的市场,而且这种态势在2019年以及未来几年都会保持稳固。但是东亚市场受建筑与工程改造的影响,智能建筑将成为这些区域新的融合点,未来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019同比增长9%)。
⑨ idc发布最新版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预测,中国持续稳定增长
idc最新发布的《全球半年度大数据支出指南,2018h2》预测在2019年度,大数据与商业分析优惠大厅的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96.6亿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12.1%。idc认为,在2019-2023年预测期内,全球大数据市场相关收益将实现13.1%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并预计总收益于2023年达到3126.7亿美元。 未来五年,由于政策支持以及多方技术融合,中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idc预测,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总体收益将达到96.0亿美元,2019-2023年预测期内的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5%,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23年,市场规模则将增长至224.9亿美元。从技术上看,大数据相关硬件在2019年中国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达到45.2%;大数据相关服务支出和软件收益的占比则分别为32.2%和22.6%。而到2023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软件规模占比将逐渐增加,服务相关收益占比保持平稳的趋势,而硬件规模在整体的占比则逐渐减少。硬件、服务、软件三者的比例将更为相似,逐渐趋近于各占三分之一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