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金沙贵宾厅

市场动态周刊第202006期

时间:2020-04-07 来源:英飞拓 点击:493次

        ① 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涉及ai等重点领域

        3月31日上午,2020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总投资约4418亿元的15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主要涉及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金融服务、商业零售、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其中外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60亿美元。

        ② 广州发布全国首个针对“新基建”产业政策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加快“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十条》,这是全国首个针对“新基建”的产业政策。

        ③ 广州出台首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纲领性文件:超2000亿投资智慧轨道交通

        3月30日,15届105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推出22条举措。预计到2022年,广州将建成超过8个数据要素流通治理重大创新成果、15个重大创新实验平台、3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100个技术领先的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并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领域形成一批数字化治理成果。

        ④ 深圳市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公布 基础设施建设占比 57.4%

        媒体29日获悉,深圳今年重点投资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创新配套四大领域,市区政府投资总规模约1769亿元,预计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8400亿元。最新发布的《深圳市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显示,今年深圳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657亿元,同口径增长约15.9%,资金来源由市政府预算统筹安排;其中,国土基金及专项资金28.8亿元。经汇总,各区(含新区、合作区)2020年区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合计约1112亿元,市、区两级政府投资总规模约1769亿元,同比增长23.7%,预计今年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8400亿元左右,增长15.0%左右。

        据透露,深圳市本级政府投资重点投向城市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创新配套四大领域,投向原特区外及特区一体化项目投资约544.7亿元,占年度投资规模82.9%。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计划安排年度投资377.2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57.4%。民生服务领域计划安排年度投资181.3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27.6%。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计划安排年度投资60.8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9.3%。产业创新配套领域计划安排年度投资37.7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总规模的5.7%。

        ⑤ 佛山市南海区将投入约1.5个亿开展智感安防小区建设工作

        近日,佛山市南海区委政法委、南海公安分局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将全面开展“平安村居”智感安防小区建设工作。《意见》指出,考虑到南海区各小区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南海区委政法委和南海公安分局主要从小区物理围闭建设、智感安防周界建设、楼栋电子门禁建设、停车场建设以及消防安全建设几大方面入手建设“平安村居”智感安防小区。

        广东东莞3000余停车位智能化改造

        东莞交投集团下属交通实业公司正式成立了以解决停车难题为主业的“东莞静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静态交通公司”)。3月27日,莞城街道与东莞交投集团联手,东莞市城区物业管理公司和静态交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合资成立“东莞市莞城静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将对辖区内包括西正路、市桥路、新芬路等主要道路以及公共停车场中的共3000余个停车泊位进行整体规划和智能化改造。

        ⑦ 江西鹰潭发布智慧城市政策,助推智慧灯杆发展

        近日,经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鹰潭市智慧城市促进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今年鹰潭市智慧灯杆建设也在进一步发展,首个智慧路灯(5g综合杆)试点也已落地。

        据了解,《鹰潭市智慧城市促进条例》是江西省首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继银川之后,又一地方性法规。

        《条例》(草案)内容包括发展规划、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应用推广、保障措施等章节。其中,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章中,明确:信息基础设施经营单位新建或者改(扩)建地下管道、铁塔、杆路、光缆、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具备条件的应当共建。已建信息基础设施,具备条件的应当共享。

        《条例》(草案)还要求:在符合安全、环保、景观要求且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公共用地等公共资源应当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开放。

        ⑧ 2027年全球视频监控摄像机市场将达460亿美元

        据市场调研机构researchandmarkets数据,2018年全球视频监控摄像机市场规模为218.2亿美元,预计在2019-2027年的预测期内以8.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459.3亿美元。全球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以及ip摄像机采用的显著增加,将成为驱动全球视频监控摄像机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⑨ 《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调研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信通院等单位发起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发布了《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调研报告》(简称《报告》)。通过梳理基于“人工智能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平台”收集的500余个人工智能抗疫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助力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情况,报告指出智能服务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识别(温测)产品数量居前三,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面向使用场景丰富,因此其代表产品在抗击疫情中也发挥了极大作用。

1.jpg

        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智能外呼机器人的首轮评测统计的参评产品截至2月7日的呼叫情况,其中,54%的产品总呼叫量为百万级,15%的产品总呼叫量达千万级,38%的产品日呼叫量达到万级,31%的产品日呼叫量达十万级。智能外呼机器人提高了筛查效率,减轻了基层工作者压力; 另外,目前医疗服务场景的实体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为清洁、消毒和配送,以替代人力完成重复性、机械性、简单的工作为主。

2.jpg

        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有疫情地图、人群追踪、同乘查询、趋势预测以及舆情分析。大数据分析系统面向的对象包括医院、疾控中心、政府机关、企业、社区以及群众。

        智能识别(温测)产品基本实现多人同时非接触测温,并在体温异常时报警,能够在戴口罩情况下人脸识别,并对数据进行实时上云、跟踪管理。其中,智能告警和数据管理是ai测温系统区别于传统测温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ai人体测温系统评测结果,产品在测温误差、最大测温距离和人脸抓拍准确率这方面较为出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在测温误差方面,参评产品的误差都不超过0.25℃;在人脸抓拍能力方面,参评产品的准确率主要保证在90%以上;在最大测温距离能力上,因为参评产品使用场景不同,各家最大测温距离在2~8米之内波动,基本保障达到各自场景使用场景的需求。

        《报告》分析了疫情监测分析、人员物资管控、医疗救治、药品研发、后勤保障、复工复产等六类主要应用场景中的人工智能产品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技术。 《报告》剖析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指出人工智能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新机遇,给各行业的“赋 能”作用日益显现,并且人工智能应用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凸现,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除此之外,还指出数据积累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智能化程度尚有空间、基础技术积累不足是目前影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通过上述分析,《报告》认为,要从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量、加快人工智能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加紧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数据平台、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六大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跨越式发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