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周刊第201926期
① 1.7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2019年项目申报开始
根据科技部的通知,2019年,“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 专项拟在4个技术方向启动6~12个项目, 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1.7亿元。科技部要求,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 强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按此计算,“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 专项共投入的科研经费超过10亿。
② 绍兴发布雪亮工程”及安防相关项目多个采购公告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就“雪亮工程”及安防相关项目近日发布了一系列采购公告。雪亮工程是指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加强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治安防控、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应用。
③ 杭州城市大脑 “531”体系正式发布
在杭州“城市大脑”2019年中发布会上,杭州城市大脑“531”体系正式发布。据介绍,“5”即“五个一”。打通“一张网”,一张确保数据无障碍流动的网,并通过统一标准,支撑城市大脑的数据资源需求;做大“一朵云”,将各类云资源连接在一起的“逻辑云”;汇聚“一个库”,将各部门、外部数据的“小水库”向“大水库”汇聚,形成城市级数据仓库等等。“3”即“三个通”,即市、区、部门间互联互通;中枢、系统、平台、场景互联互通;政府、市场互联互通;“1”即“一个新的城市基础设施”。
④ 南京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
近日,南京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目标,相继出台《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其纳入“4 4 1”主导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经过培育发展,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在产业规模、企业培育、空间布局、平台支撑等方面都实现了稳步提升,产业链初步形成。2018年,南京人工智能产业核心规模达到60亿元,增幅超过3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600亿元。
⑤ 天津市启动“1001工程”,多处试点智慧路灯
7月12日,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印发《天津市路灯“1001工程”组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决定对天津城市路灯设施改造提升,推进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到2021年,达到路灯供电网络稳定、路灯资产设备优质、路灯运行效率高效的运维状态。
⑥ 上海地铁启用“被动式太赫兹安检系统” 仅被动接收人体对外辐射
上海轨交3号线漕溪路站及8号线黄兴路站、黄兴公园站等站,在安检口开始使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新机器看上去像个“小屋子”。乘客进到闸机前,随身携带的大包小包要放在安检履带上安检,而乘客本人则要通过一下这个新设置的“小屋子”,一旦随身携带有危险品,就会显示在安检员眼前的屏幕上。 据了解,被动式太赫兹,不向人体发射任何波或能量,只接受人体自然产生的太赫兹波,如果有隐藏物品,就会遮住太赫兹波,在身体隐藏处形成一个阴影,所以对老人、小孩、孕妇或做过心脏起搏器手术的人都没有伤害。
⑦ 厦门首个智慧路灯投入试运行
近日,厦门中山路步行街智慧灯杆项目进入投入试运行阶段,这是厦门目前落地的最大智慧路灯项目。中山路步行街智慧灯杆项目中,集成了智能照明、5g综合塔,led灯杆屏、视频监控、气象监测、无线wifi和广播功能;能够实现路灯的远程状态监测、远程集群管理、智慧管理、节能降耗和整个区域内的全面智慧管理。
⑧ 全球夜视设备市场将破百亿美金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最新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全球夜视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00.5亿美元。在预测期内,预计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1%。在过去几年中,民用应用(例如建筑工地、露营、消防和监控)的夜视设备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使得市场快速增长。此外,越来越多的安全监控设备中地采用了新的先进技术,如成像增强器与热成像等,刺激了b端市场的增长。
⑨ 2019年指纹识别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目前,我国生物识别技术产品依然主要以指纹识别为主,占比超生物识别技术整体市场的三分之一;手形识别作为与指纹识别关联性较大的技术,其市场占比为26%;而技术难度更大的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分别占比为16%、11%和11%。
⑩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19)》发布
近日,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认为,2018年,在我国745家人工智能企业中,577家企业发生了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3832.22亿元,是2017年的2.04倍,排名全球第一。 截至今年2月28日,报告共检测到745家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大约占全世界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21.67%。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占比分别为43.2%、16.9%、14.9%和8.3%。 根据报告,从我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核心技术分布看,大数据和云计算占比最高,达到21.3%;其次是机器学习和推荐、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人脸和步态及表情识别,占比分别为17.2%、9.4%、8.6%。在可获得研发强度数据的113家人工智能企业中,平均研发强度为9.14%,远高于2018年国内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
不过,人工智能产业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场景进一步开放、数据生态优势提升、技术平台体系创新、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良性互动、高效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是今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⑪ 美国国会议员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必须全面禁止面部识别技术
近日,美国国会议员就联邦政府使用面部识别技术一事,正式向联邦政府施压,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必须全面禁止面部识别技术。遗憾的是,尽管国会两党议员都对面部识别的影响表示担忧,但议员们根本没有对面部识别技术的监管问题达成一致,也没有出台有关面部识别技术的政策管理措施。
⑫ 奥克兰市成为美国第三个禁止人脸识别的城市
当地时间7月16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投票通过了一项法令——禁止市政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此举使奥克兰市成为继旧金山市和萨默维尔市之后,美国第三个禁止人脸识别的城市。 奥克兰市禁止市政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理由是这项技术通常不准确、可能具有入侵性且缺乏标准。根据一致通过的条例,包括市警察在内的市政机构将被禁止获得或使用这项技术。
⑬ 武汉1.75亿元智慧城市项目烂尾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状告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胜天成)、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要求退还3507.4万元、停止合同履行:败诉。 至此,投入近1.75亿元的武汉智慧城市项目以失败黯然退场。